评级币

众诚详评“廠平壹两”详评记

庚子初秋的一天,众诚详评北京华威桥代表处迎来一位重要收藏家的来访,寒暄过后,藏家取出泉匣,两枚夺目的机制币跃入视线。来客告知,希望为这两枚币完成众诚的详评服务。接受这个评级订单的一瞬间,我们顿感压力,这次评级无论从被评钱币的珍稀程度还是市场价值,均已突破众诚详评历史评级记录,其中一枚足可称“中国近代机制币之币王”。整个评级过程我们不敢有丝毫懈怠。下面,我们和各位同好一起来分享这枚中国近代机制币币王的评级过程:

整个建单、换装过程执行超净作业,必须保证被评钱币的绝对安全,保存状态不可因评级工作发生些许改变;

鉴定和评分过程完全遵从众诚详评标准工作流,由鉴定评级师、复审鉴定师、打分评级师、分数校验评级师、终审评级师展开五个轮次严肃的鉴定、评分工作,保障最终评级结果的客观公正;

让我们来一起欣赏这枚经众诚详评认证的中国近代机制币币王——廠平壹两:

泉界通常将中国第一次以现代机器制造钱币的荣衔,给了光绪十五年(1889年)开制的广东钱局。然而,东北的吉林机器局早在光绪十年就已制作“厂平”系列的银两币并发行流通,只可惜后继无力让粤省拔了头筹。即便如此,“吉林厂平”银两仍然在中国机制币史上占有一席重要的位置。

本次由众诚执行详评的“廠平壹两”最初现世于上世纪末,在一家有悠久历史的纺织厂的保险柜中被发现,后于1997年经上海不夜城拍卖流入收藏界,为沪上重要收藏家秘藏多年,后入藏广东重要收藏家,直至2020年复现世于众诚详评。

正面图

背面图

吉林机器局的创立与“吉林厂平”银两币

光绪初年时,因传闻沙俄将派舰队东来侵袭中国沿海,为防止沙俄觊觎东北,朝中遂有设船厂于吉林的提议,钦差大臣吴大澂于光绪七年(1881年)奉谕筹办吉林边务。奏准后朝廷拨银10万两在省城外松花江北岸设机器局,调津局宋春鳌总理局务,次年国外机器运到,厂房则于翌年完成。两年后又增建洋火药厂,规模逐渐完备。该局向来不雇洋员洋匠,全由国人自行管理,经营绩效良好,外人参观时评价甚佳。

当时吉林地区制钱缺乏,商铺私帖流行,造成银价高涨、物价上扬,影响市面交易。光绪十年十二月时,吉林将军希元向朝廷报告已试制银钱行用,从军饷中提取白银5000两,交机器局制造面额为一两、七钱、五钱、三钱、一钱等以“两”为单位的5种银两币。其中,一两币正面上刻圆形“寿”字,中列方格,内书“光绪十年吉林机器官局监制”3行共12字,双龙环绕;背面亦为方格,内书“厂平壹两”4字;四周各有一满文,左为“吉林”、右为“平”,上为“一”、下为“两”;地章饰有卷云纹,正背边饰均为圈点纹。三钱以下因币面空间不足,仅书“光绪十年吉林官局制”9字。满语中“吉林”即“船厂”之意,当地银衡习用厂平,故此套银两币俗称“吉林厂平银币”,图案与文字皆为金石名家吴大澂的手笔。

吴大澂在光绪十二年底任广东巡抚,中国首枚仿西式银圆广东光绪元宝“七三反版”的币文亦由其书写,两者合一可谓美谈。由于吉林地处偏远,且生产数量不多,外界并不清楚,因此这中国机制银币的鼻祖,数十年来湮没无闻。直到民国初年,意大利驻华总领事馆参赞罗斯在上海钱铺获得半两一品,并于1921年(民国10年)在调派汉口后于当地自费刊印名为AT a el Coinage for Kirin(《吉林银两币》) 的18页小册之后,遂为国内泉界知晓。后张䌹伯在《泉币》创刊号透露曾在北京义启斋购得该币全套模具,后被伍德华得知,坚请割让,可惜此套币模后来下落不明。不过张纲伯将该小册出版日期错记为民国4、5年间。

根据机器局宋春鳌光绪十年十月二十三日(1884年12月10日)向吉林将军希元呈报之《机器制造局申请粮饷处奉谕发来银两制造银钱已完竣解交》,可知实际上粮饷处仅发来2000两。其制作明细如下:一两198枚、七钱1071枚、半两1420枚、三钱866枚、一钱825枚,共计4380枚,总值银1996两4钱。一钱银币有“壹”与“式”两种写法,后者罕见。其余较明显的差异,可按龙背有无毛刺分“毛龙”及“光龙”两种版式,两者字体略有不同。另外,此光绪十年厂平系列有黄铜样及铅样存世。

除“廠平壹两”外,参与此次详评的另一枚重要珍品为“中华民国元年.湖南.军饷伍圆金币”。该币为辛亥革命之初由长沙文元银楼打制的金质兵饷,因铸量不多、平准不合规制,在传世过程中多有融毁,流传至今已稀如星凤,在此一并晒出以飨爱泉同仁。


评论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