敦煌5盎司银币最大发行量为8,000枚,2001年是造币厂在工艺上寻求突破的一年,无突起边沿设计给5盎司敦煌银币带来的,不仅仅是视觉上的冲击力,还有被津津乐道的整体工艺质量,酸洗过的坯饼在多次压印后呈现出平整、锃亮的镜面效果,以至于当人们发现成品银币存在模裂的情况时,首先能想到的是令人痛心的“划痕”,而非造币厂错误。
在银币正面的敦煌九层楼浮雕上,往上数第二层屋檐,赫然存在一道斜向而行的“线”,这显然不是原始设计的一部分,这条突起的“线”从左侧的台阶处开始,蜿蜒延伸至二楼屋檐高处,长达数公分,跟常见的物理划伤亦有天壤之别,这是被称之为“模裂”(Die Crack)的一种造币厂错误情况,对于5盎司银币来说,产生这样的情况是相对罕见的。一般这样的“模裂”多发于流通币上,币模在压印数达到一定程度(经常是超期服役)时,表面产生裂痕,其形状往往是横纵向的(想象下外壳龟裂的鸡蛋),在铸打的过程中,币胚上的金属会被挤压到这个空隙中,反映到铸打的成品币上,就是一条“不规则蜿蜒的突起的线”。很难想象,上述带有模裂的5盎司敦煌银币是以多小的概率进入人们的视野,此类大规格银币一般经多次压铸,质检也更为严格。
现代纪念币的版别和错币之所以令人动容,除了新奇的因素,还提供了追朔当时铸币工艺的一些隐藏剧情,比如敦煌石窟银币整个浮雕的细节,并没有用到电脑数控制模,否则建筑的线条应该是完美的横平竖直,2001年那会儿的造币厂硬件设备、工艺流程,也显然和20年后的现在存在较大差距,而当时的古朴典雅风格,也很难被现代激光雕刻工艺所复制,我们从这种“不完美”中,反而发现了另一种“美感”。
发表回复